乐球直播免费高清观看

徐根宝发文悼念恩师林耀清:从排球队要了我走上足球道路

发布时间:2025.07.11

7月11日,那个在中国足球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——徐根宝,在《东方体育日报》上,用文字轻轻铺展开对恩师林耀清的无尽思念,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悼念。

徐根宝深情发文如下

就在前几天,林志桦带着他的儿子,匆匆来到崇明,那一刻,我的心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穿透——他告诉我,他的父亲,那位在我足球道路上如同灯塔般的引路人,林耀清教练,已于6月18日凌晨,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,享年95岁。那一刻,我仿佛被重锤击中,心痛难当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
林指导,他诞生于1931年的8月1日,家族曾是无锡的显赫大户。他,是解放初期,上世纪50年代,上海足球、华东足球的璀璨明星。记得他随队出访柬埔寨时,那风驰电掣的速度,那惊艳全场的球技,让他赢得了“神行太保”的美誉。1958年,静安区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区级少体校,面向社会广纳英才,退役后的林耀清,成为了那支足球队的主教练。

那时的我,还是新群中学的一名初中生,心中满是对足球的热爱,日复一日在弄堂里苦练,与邻里的孩子踢着比赛。当我得知有机会报考足球队时,心中那份激动,难以言表。报名后,经历了力量、弹跳等种种测试,本以为能如愿以偿,却没想到最后被排球队录取。不久后,虹口体育场的一场比赛,让我与林耀清指导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中场休息时,我在场边颠球、带球,那份对足球的痴迷,被林指导看在眼里。他走上前来,眼中闪烁着光芒:“你踢得真好!练过踢球吗?下次来我们少体校测试一下吧!”我愣住了,心中五味杂陈:“我来过呀,测试没选上,被排球队选去了。”林指导没有放弃,再次测试我后,毅然向排球队要了我,从此,我踏上了足球这条不归路。

那时的上海足球,竞争异常激烈。我参加专业队的选拔,却如同第一次报考少体校足球队时一样,再次遭遇挫折。但林指导,他始终看好我,国家二队来沪,与我们少体校打训练赛,他毫不犹豫地选我踢首发。在他的鼓励下,我选择了邻近上海的南京部队队,正式成为了专业运动员,一步步走上了国家队的大舞台。

虽然,我在林指导身边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年,但那份认可,那份启蒙,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他们那一代的技术特长,如同烙印一般,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。记得林指导踢球的位置是左边锋,他虽非左脚将,但左路传球却独树一帜,有时甚至用倒地滑铲的方式传出妙球。

林指导一生桃李满天下,他的儿子林志桦,还有郑彦,都是入选过国家队,当过上海队队长的佼佼者。更早的蒋炳尧、卞根喜、张志刚,他们后来都来到我们基地做教练,给了我莫大的支持。崇明第一期球员中,也有林指导推荐的王佳玉他们,那份传承,那份信任,让我倍感温暖。

2010年8月1日,我精心筹备了林耀清指导的80寿辰庆典,在锦江饭店北楼11楼宴会厅,那是一场盛大的聚会。上海足坛60岁以上的前辈几乎全请来了,包瀛福、方纫秋、刘思义等,还有年轻球员代表,上海市体育局、足协的代表,连原足协负责人王俊生也专程从北京赶来。林指导生前做人低调,但那一刻,我不许他低调,还特地让叫我“爷叔”的蔡嘎亮带着全部团队来现场演出庆贺。也是从那一刻起,我深刻意识到足球界传承“感恩”的重要性。不久后,我还为国家队恩师年维泗办了一次盛大的生日。那些热闹的场景,仿佛就在昨天,但如今,很多嘉宾却已不在人世,让人不禁感慨万千。

林指导走了,他的家人继承了他低调的作风,仅请少数近亲办了简单的告别仪式。林志桦才通知包括林老生前工作关系的静安区体育局,和像我这样关系密切的小部分弟子、友人。他跟父亲感情深厚,这次打击对他来说,无疑是巨大的。我深深理解他的痛苦,同时也感到无比惋惜,毕竟,我没能见上恩师最后一面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林志桦,那个曾经在上海队、上海女足等岗位上做出成绩的佼佼者,前几年接手杨浦区少体校的男足队伍,带的第一批弟子中就出了个李新翔,现在已成为我任总教练的上海全运队(U20)的主力前锋。年底,我将带着他,为上海再夺金牌!我想,这就是一种跨越三代人的接力吧。林老在天之灵看着,应该会感到欣慰吧。

相关资讯

热点资讯

热门比赛

今日共14场

比赛回放

热门标签